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RV)感染引发秋季腹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接收的 210 例 RV 感染引发的秋季腹泻患儿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内 200 例非 RV 引发的腹泻 患儿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酸中毒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情况,并对观察组粪便标本开展 G 血清分型检测,后 开展相应治疗,统计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 CK–MB 升高、酸中毒占比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 G 血清分型以 G9 型为主。观察组 210 例患儿经过饮食调整、补液、蒙脱石散联合西咪替 丁治疗后,大便次数显著减少,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平均住院天数(7.26 ± 1.36)d,< 6 个月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 100.00 %; 6 个月 ~ 2 岁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 94.08 %;2 岁以上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 83.33 %。 结论:RV 感染引发的秋季腹泻具备一 定临床特点,其 G 血清分型主要为 G9 型,能为 RV 流行病学和其疫苗研制及应用能起到重要作用,除常规治疗外加以蒙脱 石散及西咪替丁能获得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