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的不同引流方法对症状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 院收治 60 例因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入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 A、B 两组,各 30 例。A 组患者采取超声 引导下穿刺引流术,B 组患者采取改良负压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测定引流前后白细胞(WBC)计数、 C 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比较穿刺部位疼痛程度和脓肿范围、术后张口度以及并发 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引流后 3 d B 组患者的 WBC、 CRP、NEUT 高于 A 组;引流后 24 h、引流后 1 周 B 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高于 A 组;引流后 1 周 B 组患者的脓肿直径大于 A 组;A 组张口度、张口度缓解值均高于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术和改良负压引流术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的治疗中均有良好效果,且超声引导下穿 刺引流术术后患者痛苦程度更低,恢复更快,在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脓肿时可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