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 要〕 目的:分析疟疾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参数及 C 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疟疾类型的关系,为疟疾检查提供 依据。 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经镜检确诊的疟疾患者共 96 例,其中恶性疟 73例,间日疟13例,卵形疟10例。比较不同疟原虫种类患者的血常规参数[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 淋巴细胞百分比(LY%)、单核细胞百分比(MO%)、嗜酸细胞百分比(EO%)、嗜碱细胞百分比(BA%)、血红蛋白(HGB)、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及 CRP 在疟疾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结果:三种疟原虫感染患者治疗前 NE%、CRP 均高于治疗后,而 LY% 及 PLT 治疗后 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WBC 治疗前一般不偏高或正常,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临床检查中,若发现发热患者 WBC 不高,但 NE% 和 CRP 升高,LY% 和 PLT 降低,应怀疑患者有疟原虫感染 可能,并及时行血涂片镜检,以提高疟原虫早期诊断率。